南宁学院民族文化艺术新媒体设计研究所

时间:2023-09-05作者: 点击:

一、研究所概况

民族文化艺术新媒体设计研究所主要研究广西民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新媒体传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问题以及对文化形态转化媒体传播形式进行创新性设计达到文化与新媒体融合设计共同促进对目的研究所共有13名成员位于学术交流中心综合楼206,具备文化元素采集元素转化工作站等设备可实现民族影像录制民族文化设计文化传播交互设计等功能

二、主要研究方向:关键科学问题、领域、方向及内容

针对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单一延展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构建民族文化艺术新媒体传播的科研平台重点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的新媒体数字化转化新媒体介质传播将民族文化艺术借助新媒体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通过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艺术协同、发展与创新并行的研究方式,实现民族文化艺术数字化年轻化文娱性的新媒体端的时空转化加快民族文化艺术与艺术设计领域的融合能力为文化艺术在媒体时代的“强产业”发展共嵌能力提升为艺术学学科与专业发展提供成果支撑为学科高层次专业型艺术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三、主要人员简介

徐党卿,副教授,艺术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艺术与民族影像,南宁市高端文旅产业链智库成员、南宁市E类人才、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主持省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1项(40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级项目2项;教学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教育部一等奖1项、区级一等奖1项;发表独著1篇,论文8篇,其中核心论文1篇,1篇核心期刊已被录用;个人及指导学生影视作品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级奖20余项。

科研平台研究队伍情况

序号

 

性别

出生年月

 

 

1

邓海贝

1983.9

副教授

视觉传达

2

农琳琳

1979.2

副教授

新媒体艺术

3

王春伟

1980.10

副教授

文创产品

4

卢宝书

1957.11

教授

影视编导

5

周薇

1990.4

讲师

视觉传达

6

杨桂财

1984.12

讲师

广告设计

7

陈少华

1989.12

讲师

视觉传达

8

邓琪艺

1987.11

讲师

影视动画

9

林诗珺

1997.1

初级

视觉传达

10

梁日照

1995.6

初级

文创产品

11

臧琪

1992.2

初级

交互设计

12

李悦

1995.6

初级

新媒体艺术

13

马仙雁

1993.2

初级

品牌策划


四、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

学术交流

1.以文化艺术创新设计研究支撑学科新媒体艺术方向建设

充分利用王阳明在广西展示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基地邕水敷文研学基地邕宁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基地的文化属性通过团队学科交叉的学科背景以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的交叉研究研究视角融入文化艺术产业共嵌思维重点对民族文化进行新媒体视觉创新表现研究文化的可视化表现技巧线上+线下活态传承新媒体交互设计形成形成新媒体传播方向特色有力支撑艺术学学科建设

2.以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构成形态的新媒体内容转化形成专业特色

以研究整合与统筹特色濒危手工艺多维影像数据传播应用研究科研团队南宁市邕宁区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基础进一步聚焦民族文化艺术在表现形式构成形态上的新媒体内容转化凝练文化艺术新媒体创新的路径方法将创造转化与创新传播形成新的艺术设计方法运用在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教学项目库教学成果库的建设中以产业对不断转型升级对专业的建设提供持久的建设活力

3.以设计服务产业应用能力保障高层次专业型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2022学科目录调整,随着高水平理论艺术人才调整到博士层次,高层次专业型艺术人才成为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巨大缺口。该学科方向不仅要求文化艺术的理论基础支撑,更需要对文化艺术创新设计研究体现专业性培养。该项调整对高层次专业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应用核心能力要求以人才的培养重新思考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支撑学生能够掌握将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新形态对表现并能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艺术的有效传播不断增强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意识,提升文化艺术在时代媒介发展中的互嵌能力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双向保障充分体现新媒体时代高层次专业型艺术人才需求

社会服务

1.有利于文化艺术产业形成与传播形式的创新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即是产业产业蕴含文化文化艺术与新媒体传播充分结合起来也有益于线下文化的传承形式的创新,将文化转化为项目式、情境式、文娱式的线下文化体验,并逐步覆盖到教育教学、展览展示、VR体验、文创开发可有效增强文化的延展能力和市场化能力,并通过文创品牌的创建、开发设计文创产品形式,形成持续的文化价值引导,将文化认同转化为消费认同。   同时文旅融合成为文化与产业协同生态发展的一种良好态势,将文化发展的“软实力”转化成推动美丽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将文化守护和产业融合齐头并进从多形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文化的挖掘利用服务与产业发展

2.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互嵌发展模式

民族文化艺术需要根据时代特性改变原来的口传心授传承模式没有产业支撑的传承方式愈加无力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文化的发展应与产业同频同步在产业发展中形成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硬支撑单纯剥离开来对文化艺术与产业发展都相当不利甚至导致文化艺术濒临消失的局面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互实现共嵌式发展既能让产业振兴中多了文化的软实力支撑又能在文化振兴中以产业拓宽传承渠道将文化艺术新媒体传播衍生产品创新形成文创产业将产业赋予更多民族特色化的文化艺术包装工艺元素形成特色化品牌实现互嵌式生态发展模式

五、主要研究成果

论著类:

(1)《微信公众号版面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 (核心)

(2)《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转型研究》[M] (专著)

(3)国际会议,《On Innovative Influence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Graphic Design Method》(论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方法的创新影响)

(4)利用本土资源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课题类:

(1)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可视化在广西特色节庆“云”传播中的体验设计研究》, 20FXW016,在研

(2)广西中青年提升计划《自媒体技术在广西县域旅游特色品牌提升中的应用研究-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2020KY64030,在研

(3)南宁市邕宁区科技局(40万)《通过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提升邕宁品牌形象 建设的科普作品开发与研究》,20160324C,结项



成员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关闭

桂ICP备11008250号 版权所有©南宁学院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邮编:530200
技术支持:南宁学院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