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电子设计研发中心

时间:2023-09-05作者: 点击:

一、研发中心概况

本科研中心前身为南宁学院“新型开关电源应用技术研究”科研团队发展而来,团队由于发展及业务需要于2022年12月成立了“电子设计研发中心”。中心位于南宁学院南硅谷B218,目前共7名成员,主要为我校电气工程类专任教师为主,中心以南宁学院办学理念“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为指导思想,与地方产业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南宁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硕士点条件建设契机聚焦在“社会服务输出”、“硕士点条件建设”、“科研反哺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企业横向课题、纵向科技攻关、高水平论文、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及各类科技文化活动、专利成果转换等方面都稳定的产出了一定量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关键科学问题、领域、方向及内容

1.机器学习的产业行业组合创新应用。近几年机器学习一直是工程应用领域的热门课题,而随着近几年一些机器算法的不断更新迭代,已经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神经网络、卷积傅里叶、决策树、回归分析等一些机器算法在大数据分析、视觉处理、深度学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医疗、教育、农业、电子信息、物联网、旅游、气象等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视觉处理方面,目前很多机器学习框架都开始被应用到图像检测中,比如R-CNN框架、Fast R -CNN 框架、Faster R-CNN 框架、YOLO 框架以及 SSD 框架等。虽然各种机器算法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成绩,但这些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大企业(行业)、科研单位等机构中,其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应用还是普遍较小,一方面是小企业资源投入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相关人才的紧缺。本中心成员在机器学习方面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大数据分析建模、图像识别处理、自动驾驶、医疗数据分析、金融资产定价、超声图像等方面都有过技术攻关与应用。因此本中心成立也将 “机器学习的组合创新应用”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以地方中小企业为合作对象将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这也符合学校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

2.低功耗绿色电源新技术的产业行业应用。当今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为更加环保、绿色节能以及运行高效。现代化的电子系统当中,电子数据自身的处理速度越来越高,数据信息的处理量越来越多,储存空间也不断扩大,整个电子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高,设备的体积却在逐渐减小,电子线性自身的集成度直线上升,设备本身的功耗越来越低,对人们的使用与携带提供更多便利。现代化的电源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绿色以及小型化、模块化与智能化、数字化与多元化。

本研究中心成员在同步整流技术、PFC变换器技术、非隔离DC/DC关键技术、大功率逆变技术、电源数字化技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等方面都有研究基础。中心在2018年成立了“电源技术应用”团队,近3年承接了200余万的相关地方企业项目。因此“低功耗绿色电源”也是本中心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核心的研究内容也是根据最新的电源技术进行组合创新方面的应用。

三、主要人员简介

1.团队成员概况。目前中心共7名教师,年龄梯度、学历结构合理,但中心的规模偏小(包括中心场地、中心队伍人数),企业相关的人才也是缺少。因此中心在未来三年的建设当中,计划将中心建设为占地面积100平米左右,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引进)50万元左右,引进2名左右的年轻博士或高职称人才,引进2-3名企业技术骨干兼职入住。目前中心人员如下:

序号

 

性别

出生年月

 

 

1

李光平

1984.11

副教授

控制工程

2

梁承权

1984.10

副教授

电气工程

3

黄玉

1986.12

副教授

概率统计

4

庞智毅

1995.03

助教

电气工程

5

唐月夏

1984.04

副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6

韦昌有

1979.02

高级实验师

控制工程


1.团队成员简介。

1)中心负责人:朱浩亮。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各类横向课题10余项,合计科研经费35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8项,科研经费120余万。主持完成广西高校中青年项目2项,分别为《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车辆跟驰安全距离报警器的研究》、《基于ARM+FPGA架构的75KV静电除尘高频电源的设计》;主持完成2019年南宁市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手机监控的“半径法”间接式胎压预警器开发》(20万元);主持完成邕宁区科学计划项目《基于安卓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APP软件开发》(30万)、《基于回溯算法的题库管理及自动组卷系统开发》(20万);主持完成《20KW大功率逆变器大功率逆变器》(10.5万)、《基于移动端的在线“微课堂”》、《 移动端监控的远程挖机远程模拟驾驶系统等》(5.5万)等多项横向课题项目。历年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SCI1篇(第二作者),北大核心5篇(第一作者),EI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

2)中心骨干:李光平。工学硕士,副教授,南宁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十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汽车电子等。曾主持并完成区级中青年项目一项,市厅级项目一项;主要参与省部级项目一项目;获南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目;南宁市优秀论文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开发南宁学院工作量管理系统一项;发表相关论文13篇;发明专利1项。

3)中心骨干:梁承权。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南宁学院专任教师。获广西区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区级项目2项,参与校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编校级教材4部。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1项。指导学生电子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广西区一等奖3项,广西区二等奖4项,广西区三等奖7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项。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铜奖1项。

4)中心骨干:唐月夏。工学硕士,副教授,南宁学院专任教师。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十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仿真技术、控制算法等。曾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一项;市厅级项目两项;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分别获得广西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一项,优秀奖多项;获得广西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一项;近3年发表科研论文9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7篇。

5)中心骨干:黄玉。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回归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该研究方向的项目和论文都得到了一些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主持结题市厅级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2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发表D类论文5篇,E类论文6篇,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

6)中心骨干:韦昌有。研究生学历,高级实验师/高级技师,广西标准化协会第六批专家库专家,高低压特种作业考评员,技能人才评价高级考评员,具有安全培训师、特种设备操作从业资格;被自治区教育厅聘请担任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2022年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的裁判员。从事实验室管理与基地建设,主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变频器原理与应用》、《供配电技术》等课程。公开发表论文11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论文以上3篇;主编教材3部;主持区级职业教改1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市厅级科研教改5项。

7)中心骨干:庞志毅。助教,硕士研究生,南宁学院电气自动化专职教师,电气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介质极化与击穿与防雷技术研究。近年参与广西科技厅课题2项,合计经费950万元。参与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高铁接触网内能式压缩灭弧防雷装置研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 架空输电线路、高铁接触网防雷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历年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检索2篇,北大核心4篇,作为完成人撰写发明专利获得授权4项,新型实用专利授权70余项。

四、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

本科研中心不仅是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同时也是承担社会服务职责的机构。作为地方性高校的研究机构,应当秉承“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因此本中心也应当紧密围绕该理念进行服务。目前本中心主要针对南宁城市群开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横向课题及地方纵向科技攻关项目。中心成立至今(截止日期2023年6月25日),半年时间合计承接了地方企业横向课题7项,累计科研经费200余万元,申请了南宁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目前已完成答辩阶段)。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上半年累计发表SCI论文2篇、EI检索论文5篇。

学术交流是科研中心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其不仅有助于学科的深造和共同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也有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分享和发掘共同研究领域。中心由于成立时间短目前主要还是局限于内部成员之间、中心与企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今后中心将加强开展学术交流相关工作,发起相应的学术研究项目,为学者提供学术研究平台,并搭建不同学科研究间的桥梁,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交流,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交叉,建立多学科的研究平台,有利于对学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中心也将针对各类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及技术发展趋势,更新知识结构。

五、主要研究成果

本科研中心前身为南宁学院“新型开关电源应用技术研究”科研团队发展而来,由于发展需要于2022年12月成立了“电子设计研发中心”。团队近三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机器算法方向(主要应用在智能检测方面)。市厅级项目1《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数字机械手设计》,市厅级项目2《空间混合自回归模型的统计推断与应用》。校级课1《强混合样本下随机设计情形回归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的研究与应用》。横向课题1《挖掘机远程无线模拟驾驶遥控系统》(5.5万);横向课题2《六轴植保无人机开发》(85万);横向课题3《具路线规划的四旋翼无人机研制》(14.5万);横向课题4《口罩生产线升级改造》(55万);横向课题4《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处理分析服务》(28万);横向课题5《生态无人农产土壤环境远程监测系统》(20万);横向课题5《发射台自台监测系统开发》(20万);横向课题6《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研究》(75万)。通过上述这些课题的实施,合计获得企业横向课题经费283万元;发表了北大核心论文6篇,普刊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7项。发表的论文及专利主要是关于视觉处理、传感器检测与监控方向的研究。

2.低功耗、高效率电源应用方向。2019年获得南宁市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基于手机监控的“半径法”间接式胎压预警器开发》(项目编号:20194155,20万元,已结题),2019年校级项目《基于移动端监控的“半径法”间接式胎压预警器的研究》。该两个项目是关于将低功耗开关电源与电子产品进行组合创新应用的课题,在经济指标方面:完成了1项新产品的研发,并于2019年与合作企业将产品推向了市场,累计获得了5000余套的销量,销售额达到了102万元。近3年获得市厅级项目1《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市厅级项目2《基于ARM+FPGA架构75KV静电除尘高频电源的设计》;市厅级项目3《基于自适应模糊PI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研究与设计》。校级项目1《基于嵌入式的 DC-DC 变换器电流滞环跟踪PWM 控制的研究》;校级项目2《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有源滤波器三相谐波实时检测研究》。横向课题1《20KW大功率正弦逆变电源的开发》(10.5万);横向课题2《光伏逆变器监测系统开发》(18万)。这系列课题是关于开关电源技术方面核心技术的设计、应用、开发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的实施,发表了SCI论文2篇、EI检索论文8篇、北大核心论文2篇,普刊5篇,这些论文主要是关于开关电源中一些技术的组合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及部分理论研究与计算机仿真。


中心团队成员开展研讨工作

中心团队成员日常科研工作



关闭

桂ICP备11008250号 版权所有©南宁学院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邮编:530200
技术支持:南宁学院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