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研究中心

时间:2023-09-05作者: 点击:

一、研发中心概况

本研究中心位于南宁学院南硅谷B101C,目前共10名成员,以我院电气工程类专任教师为主。研究中心将瞄准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领域的前沿技术,围绕着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需求,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建设与“电子信息”硕士点建设,大力开展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心以科研为主,兼顾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将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长期建设目标是区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研究平台。

二、主要研究方向:关键科学问题、领域、方向及内容等

1.现代电力电子领域的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包括电力电子化电力网络与电力电子装备、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特种电源等等。研究技术包括: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等)并网、微网、有源配电网等复杂电力系统的建模、运行和控制;电力系统储能新技术;各种工况下的电力电子系统与装备的控制策略与实现、电力电子化电力网络稳定性;智能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及适应性,高效率、高可靠性运行等问题。

2.高性能交流电机(异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等)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包括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因数、高效率的交流电机设计、无速度传感器的交流电机控制、电力牵引、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与电控系统。

3.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中的应用,包括非线性系统解耦、几何控制方法、变结构控制、状态观测器、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等等。

三、主要人员简介

1.团队成员概况。目前中心共10名教师,其中博士3人,高级职称5人,绝大多数为电气工程专业,电子信息通信类专业,且有两名教师有留学法国背景,是一支年龄梯度、学历结构、专业组成合理、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团队。


序号

 

性别

出生年月

 

 

1

陶兴华

1972.2

副教授

电气工程

2

李啸骢

1959.12

教授

电气工程

3

吕德深

1987.8

副教授

电路与系统

4

左仁合

1984.9

高工

电子信息

5

庞礴

1988.4

高工

电气工程

6

何宇

1987.12

讲师

电子信息

7

张颖

1983.8

讲师

自动化

8

覃建波

1983.8

讲师

电气工程

9

覃均生

1986.12

工程师

水利水电

10

杨晓哲

1988.2

信息与通信


1.团队成员简介。

1)中心负责人:

陶兴华,工学博士,副教授,广西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二十多年,主讲《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供配电技术》等本科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换器、高性能电机控制。曾主持并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总装及海军科研项目5项;参与军内科研10多项;分别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在《电工技术学报》等国内高等级期刊、国际会议上共发表科技学术论文10篇,其中EI收录9篇;国家专利2项。

2)团队成员:

李啸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宁学院专职教师。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1项,南宁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完成了广西电网多个电厂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实测与PSS试验的技术咨询项目。获本科教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吕德深,工学硕士,高级实验师,南宁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能传输技术研究、嵌入式系统应用。主持广西区中青年教师科研提升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申请专利授权共4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6项,发表科研论文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篇,发表教改论文4篇。获第三届广西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中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左仁合,研究生,高级实验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任老师,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14年,担任本科教学工作9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曾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省部级、市厅级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6篇。长期从事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建设工作,主持《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主持《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校级示范课程建设工作。近5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自治区级二等奖及以上6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

庞礴,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留法海归,主要传感器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表专业论文5篇,参与完成自治区级项目2个,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8项使用新型专利。

何宇,研究生学历,讲师,南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实践科科长,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考评员。先后承担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课题15项,其中主持5项,横向课题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D类论文1篇;获得授权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区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荣获区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一次;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大赛获得区级银奖1项、铜奖1项。

张颖,硕士研究生,讲师,南宁学院专职教师。毕业于法国里昂第一国立大学,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电路系统方向。获得国家级授课竞赛三等奖1次,省部级授课竞赛二等奖2次,省部级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三等奖1次,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1次。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在研校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思政示范课程1项。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篇。

覃建波,工学博士,讲师,现任南宁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控制。主持参与市厅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并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期刊3篇。

覃均生,男,工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工程师,南宁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专业相关工作及教学,承担《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器产品质量检验》、《MATLAB及工程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教学工作,参与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在主持校级科研研究项目1项,2012-2022年企业工作期间先后主持完成“智能电表固件远程升级”、“变电站混合模拟仿真系统开发”、“变频式互感器伏安特性测试仪研发”、“变电站三相一次通流通压装置的项目技术改造和研制”等科研项目,同时参与企业产品技术支持、产品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丰富的企业技术研究和企业管理经验。

杨晓哲,硕士研究生,南宁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图像分割、计算机视觉目标识别、计算机视觉少样本学习、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SCI/EI检索论文5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获得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3个,软件著作1篇。主持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算法研究与应用》,主持南宁学院教改项目《人工智能项目驱动《机器学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担任南宁学院机器人协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比赛,情况如下: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二等奖5项、全国三等奖1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七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1项;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获得第七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获得“南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22年度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

四、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

研究中心将与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年定期外出参观、调研,以学校“邕水敷文”的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学术论坛和会议,了解电力电子和运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借助西大对口支援的契机,重点与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进行经常性深入交流,通过“广西大学先进测控与智能电力研究中心南宁学院分中心”的平台深度交流,形成学术上的良好互动氛围,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与促进,共同进步。

研究中心也将与企业建立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一方面,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通过横向项目的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转型和升级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向,掌握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未来趋势,找到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结合点,为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以及着力点提供研判依据。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我区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助力广西在智能电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取得新的发展。

五、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中心全体成员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和技术沉淀,在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等领域收获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为本中心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中心共出版专著1部,发表高水平论文接近200篇,申请发明专利若干,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1项,广西自然基金2项,横向项目10多项,各类科研总经费300多万元。


代表性成果:
728B0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本书以作者的博士论文研究内容为基础,重点论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有关项目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控制理论简介;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介绍; 以及这些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在电力控制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举例等。重点研究了基于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发挥作用的机理,从理论上推证了输出函数与系统平衡点特征根的关系。 本书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可供从事控制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师、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9C96E

科研团队成员合影

AE975

科研团队成员在进行电力系统动模仿真


关闭

桂ICP备11008250号 版权所有©南宁学院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邮编:530200
技术支持:南宁学院信息化处